"你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人"
他感觉不到周围的环境:
在公共车厢里可劲地吃东西,韭菜盒子、鸡蛋……,“香远益清”;
刷短视频时将声音外放,尽显一颗驿动的心;
在影院里,不时亮起手机屏幕,冷不丁呼风唤雨般的大嗓门就灌进你的耳朵;
……
反正就是各种“旁若无人”,在他自己那里是自由自在,落在别人眼里是反感与厌恶。
他感觉不到别人:
有时候,
尽管没有任何恶意却往往出口伤人;
你跟他说点心事,他跟你分析前因后果,还建议一二三四五,说什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走不进亲密关系,像块石头,你跟他在一起总感觉他在例行公事;
……
久而久之,他跟任何人都有不小的距离。有种“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吵闹”的既视感,让人“敬”而远之。
他感觉不到自己:
时常会认为常规出现的情绪是别人的感受,不是自己的;
非常理性,执着于对错,然后给痛苦的情感差评,占领正确的一边,觉得没有糟糕情绪是“优秀”的表现;
感觉和认知时常分离,经常在内心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焦虑不安;
沉浸在“我是不被爱的人”的幻想中,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心里认定的事情,和现实的差距大,且难以调整。
……
长久的感觉隔离,使他在自己外面筑起了一道固若金汤的城墙。墙外,众生攘攘,无限繁华与喧闹;墙内,孓然一人,饮尽空旷与寂寥。
事实上,他们并不真的想要这样,而是感觉缺失了。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感觉的发展被忽视了,以至于感官的功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发展起来,对一切的感知都有所缺失。
生命于他们而言平淡无奇,生命中种种层面,山坡、尖峰和迂回的道路……仿佛也都不存在,只剩下长度,而没有了厚度。
所以,假如我们不引起对感觉教育的重视,我们可能正在培养这样的人。
如果你像下面说的那样对待过你的孩子,而且到现在仍然这样对待他,那你就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正逐渐成为感觉缺失的人。
1、禁止孩子自由地感受
《完整的成长》里提到:“孩子正是通过感觉来发现世界、通过感觉来唤醒自己的。感觉是所有发展和创造的初始、过程和背景”。
婴儿将手放进嘴巴里,通过咬、吮吸,手就被感觉到了。他用手抓起每样东西往嘴里放,然后全身心地吮吸、啃咬、品尝,感觉软的和硬的、无味的和有味的、不同质地的、可吃的和不可吃的……
他用这样的方式体验着自己和他周围的世界,并将这些体验装进自己的内在,建构只属于他的自我世界。
往后孩子能爬了,能走了,能跑了,他能探索到的世界越来越大,建构的自我世界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感官越是使用就越熟悉,感觉就越来越灵敏、越来越精微。
但是,很多大人怕孩子不卫生,阻止孩子吃手,甚至给孩子戴手套;怕孩子弄脏地板,阻止孩子用手抓饭吃,改成给孩子喂食;怕孩子磕着碰着,不让孩子从高处往下跳……
诸如此类,可以列举很多。孩子不能自如地运用它的感官去感觉周遭的世界,感觉的发展就滞后了。
2、不断地打扰孩子
孩子在感觉某样事物的时候一定是专注的,投入的,直到他从这一状态出来,感觉的过程才算结束。这就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和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
遗憾的是,很多大人感觉不到孩子当下的状态,时不时提醒孩子喝水,或者担心孩子待久了,提醒孩子起来活动活动,更有不断催促孩子的。
孩子的感觉就被迫中断,常常是不能深入去感觉事物,“浅尝辄止”。
3、不允许孩子有情绪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感觉着情绪,由此发现了自己的内在世界。
如果孩子因难过而哭泣,我们给孩子的情绪命名——“这是难过”。孩子就能把当下内在捕捉到的感觉跟“难过”这个词配对,建立起概念。
往后内在再升起同样的感觉,孩子就知道自己是难过了。我们再告诉孩子“你要是难过你就哭”,孩子就获得经验,知道难过时自己可以通过哭的方式释放情绪。然后,孩子就能接纳难过这一情绪。
随着孩子感觉到的情绪越来越多,他接纳的情绪越来越多,内在的世界就越丰富。
但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大人孩子一哭就心烦意燥,呵斥孩子,不允许孩子哭。
所以孩子想哭的时使劲忍着,不让自己哭出来。他既不能明白自己捕捉到的感觉是难过、委屈还是愤怒,也不能接纳当下内在的那种感觉。慢慢地,孩子对情绪的感觉不灵敏了,甚至麻木了。
现实当中很多大人也这样,不管自己是悲伤、委屈、尴尬还是痛苦,最后表现出来的往往是愤怒。他们使劲让自己变得理性,从而避免任何情绪,这其实是对情绪的不接纳。
4、总是控制不住地要教孩子
《教书匠》纪录片导演梁玉洁在一次分享会上表示,成年人以掌控确定性来获得安全感,孩子的天性则需要通过尝试“不一样”来扩大认知边界,建立生命体验。所以,成人总忍不住要教孩子,因为所教的东西是成人自己已知的、确定的东西。
与孩子一起看话剧,忍不住给孩子讲剧情;
带孩子去公园,忍不住给孩子指认植物;
雨后陪孩子踩水,能从水的循环讲到个人卫生与健康;
……
不仅这样,认为某个经验好,成人就强迫孩子接受,想方设法教给孩子,比如鼓励、暗示、惩罚。这其实就是在奴役孩子。
孩子正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是孩子自己感觉得来。成人这样做,剥夺了孩子的感觉,使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条条框框。这就是画地为牢。
所以,身边出现感觉不到环境、他人和自己的成人实在不足为怪。太多人是在被忽略感觉和剥夺感觉的情况下长大的。
2
《感觉的自然史》一书中说道:“感官是将我们与古往今来所有人连在一起的一种延伸。它们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搭起了桥梁,在个人的灵魂与其众多相关物之间搭起了桥梁,将个人与宇宙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连在了一起。”
能够想象吗?假如一个人所有的感官都不曾发展,那他的世界该是怎样的死寂?
所以,养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他感觉的发展。除了要避免上述的几个误区,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1、有意识地进行针对五种感官的感觉练习
在爱和自由的幼儿园里,我们会采用蒙特梭利的教具来帮助孩子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如色板,就是让孩子透过视觉去感觉颜色的差异。还有触觉板、温觉板、重量板等让孩子发展触觉。
其实,生活中儿童是无时无刻都在感觉的,所以在生活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教具来帮助儿童练习。关键是,当儿童在感觉的时候,成人能用准确的概念配对他的感觉,这个过程就是感觉教育了。
2、以概念为本的实物教学
简单说就是提供给孩子感觉的物品一定是真实的,他不仅能看到、摸到、闻到、尝到,甚至还能听到。
在孩子充分感觉后,成人能够用准确的概念给孩子的感觉配对,帮助孩子从感觉走向认知。
这就是蒙特梭利所说的:“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当然,仅有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读懂孩子的情绪,学会倾听孩子的情绪,才能在孩子感觉情绪的时候更好地帮助到他。
整个生活都作用在孩子身上,孩子身处其中全然感受着生活,这就注定养育者、教育者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去帮助孩子,而是要系统地、全面地学习,从而能更加到位地理解孩子,全面支持到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