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统 1951 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1978 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
在山东大学,师从王仲荦,学习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85 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随谭其骧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研究。毕业之后,刘统进入了中国军事科学院,他在图书馆看到了丰富的战争档案,于是开始转向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军科院 15 年时间,他白天处理工作,晚上进行业余研究,他曾这样谈及自己的转向:“中国现代史真是一片处女地,有那么多问题值得研究。而我又具备了别人不具备的研究条件。”
1992 年,刘统开始创作《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一书,此书后来在 2004 年出版。经过这段时间的厚积薄发,这部著作在党史、军史界以及普通读者之中都颇具反响,被公认为是研究长征和西路军的一部客观、公正的著作。
2004 年,刘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他相继又写作了《中国的 1948 年——两种命运的决战》《战上海》《大审判——国民政府处置日本战犯实录》《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等作品。
刘统在写历史,主要通过故事和细节来讲述,同时也非常注重考证、实地调查,这使得他的笔下的历史既鲜活生动,又真实可信。
如果按照所谓“学术规范”的写法,必然要进行大量的繁琐考证。我没有按那种写法,而是把考证的过程融入我的叙述之中,给读者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我筛选大量史料、去粗取精,经过自己的研究之后总结出来的。
二十世纪初期的历史之所以生动,在于当年的人物极有个性,爱憎分明,敢说敢做。我一向反对把历史人物人为地拔高,给他们涂上一层层油彩,把一个活人变成僵化的偶像。
刘统:寻路
研究历史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事后诸葛亮”,知道了结果再来总结提高,仿佛人有先知先觉,稳操胜券;一个是回到历史现场,还原当时的原貌。
你怎么知道明天是生还是死?你该向何处去?在这个关键时刻,才考验人的智慧和定力。设想与历史人物同在,我们会怎样抉择?这样感受和比较,对历史的领悟就更真实,书写的历史才更可信。
刘统:寻路
刘统曾经谈到,作为一名历史学者,“我要宣传的历史,就是正能量的历史”,他称自己不主张歌功颂德,但应该反映历史的艰难曲折,因为伟大就体现在艰难曲折里。“我研究的历史是共产党打胜仗的历史,怎么打胜仗,中间经历了多少困难,解决了多少问题,这样的历史写出来,对管理者、对干部、对普通读者都有好处。”
踏遍青山人未老,创业艰难百战多,这是他的众多历史著作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正如他所说,他的作品 “献给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过、牺牲过的先人。想想他们当年都那么年轻,凭着血气方刚,怀着一种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地献出了生命。青史留名,永垂不朽,才是他们的人生价值。把他们写下来,是我的责任”。
下文整理了刘统先生的主要著作,部分图书可能已经缺货。
刘统先生书单
- 基本信息:刘统/新知三联书店
- 图书介绍: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当时党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毛主席晚年对斯诺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 基本信息:刘统/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华东野战军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新改造俘虏兵化敌为我、充分发挥群众支援战争的优势,以及通过情报、渗透、策反等工作,在华东战场不可思议地吃掉国民党军的精彩过程。重点介绍了苏中七战七捷、莱芜大战、激战孟良崮、山东大反攻、淮海战役、向江南进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紫石英”号事件、战上海等内容。
- 基本信息:刘统/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图书介绍:1945 ~ 1948 年的东北战场风云变幻。从日本投降,捷足先登进沈阳、十万大军闯关东企图“霸占”东北,接着“风云突变”,接收碰壁,山海关、锦州战局发生变化,东北野战军“让开大路”,林彪开辟东北根据地,开展剿匪、土地改革、大练兵,最后“万事俱备”,最战略抉择正确,先打锦州,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军队的第 1 个决战——辽沈战役 52 天,实现东北全境解放,从此国共力量发生转折性变化。
- 基本信息:刘统/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中原野战军,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从配合重庆谈判的上党战役、黄河归故斗争、坚持中原、突围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可以说,中原解放的过程,特别凸显了高人一筹的战略思想和战术。
- 基本信息:刘统/辽宁人民出版社
- 图书介绍:《决战东北》借助大量原始作战档案、电报、回忆录,真实再现了东北解放战争全过程。
- 基本信息:刘统/辽宁人民出版社
- 图书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又展开了 3 年殊死的博斗。本书是一部详实、权威的华东解放战争实录,将重点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国军五大主力”的五分之三,即整编七十四师、第十八军、第五军是如何在华东战场全部被歼灭的?南京政府是如何覆灭的?人数明显占优势的蒋家王朝为何在华东战场全面崩溃?
- 基本信息:刘统/学林出版社
- 图书介绍: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 1948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解放大上海到 1950 年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退的“大上海解放史”。不仅有主体战役,还有反特务、反封锁、反轰炸,以及“银元之战”“物价之战”。讲述了 70 年前我党如何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依靠广大群众解放大上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风采,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
- 基本信息:刘统/新知三联书店
- 图书介绍:如果说 1947 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 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 1948 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 基本信息:刘统/新知三联书店
- 图书介绍:本书是丁玲同志 1936 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最原始记录。
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
- 基本信息刘统/新知三联书店
- 图书介绍:100 年前,“中国该向何处去”的疑问萦绕在每一位爱国人士心头。彼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光荣诞生并在顽强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迄 20 世纪初,下及 1929 年古田会议,以宏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方法,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背景下的中国,讲清党在生死关头将作出怎样的关键抉择,红色火种又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
- 基本信息刘统/新知三联书店
- 图书介绍:本书由七部有关教员的稀见传记资料组成,如斯诺根据采访笔记所著的《自传》等,大多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撰写和出版的,在 1949 年之后则很少流传和再版。这些作品是珍贵的一手资料,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书中对于教员早年经历的记述、回忆,在当时都是以客观的态度、朴实的文笔写成的,读起来亲切、可信。
- 基本信息刘统/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叙述了 1946-1949 年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历时四年、审判 863 名日本战犯——本书使用大量未曾公开的一手史料,全景式揭秘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设立十个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全过程。
- 基本信息:刘统/上海书店出版社
- 图书介绍:这是一本论文集,汇集了以刘统教授为主编的项目研究团队以及其他有关专家依据档案史料研究战后中国国内对日本战犯审判的成果。这些成果具有相当的研究深度,就中国国内对日本战犯审判的过程、意义以及该审判对东京审判在日本战争罪行证据的提供和完善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大量的真知灼见,对推动相关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